• 索 引 号: fj00112-1000-2009-01319
  • 备注/文号:
  • 发布机构: 福建省财政厅
  • 公文生成日期:
  • 有效性: 有效
2008财政关键词:促增长保民生
来源:本网 时间:2009-05-15 00:00
 
1 月10日 ,省财政厅厅长陈小平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报告了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万崇伟在解读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时认为,可用两句话六个字概括2008年财政工作——“ 促增长,保民生”。
关键词一: 促进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2008 年,我省财政在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加大的情况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按照“四求先行”要求积极主动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始终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做大做强财政“蛋糕”、 构筑坚实财力 的基础,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财源培植,调整支出结构,突出支持重点, 通过“四个 转变 ”、“六个 着力 ”, 以前所未有力度加大对基础建设、外贸出口、产业发展、节能减排等的扶持,有效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 转变资金分配方式,将财政资金分配由过去的“撒胡椒 面”向集中财力办大事转变。 加大铁路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在积极统筹预算内外资金和省市资金44亿元的基础上,从省级财政超收中追加资金用于铁路建设。扩大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多渠道筹措资金32.4亿元,确保完成当年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目标。继续实施出口退税超基数省级统一负担办法,并由省级财政安排资金对特定时期以一般贸易出口的我省大宗产品,给予企业出口退税差额补助。建立龙头企业资金链应急保障机制,省级财政安排3亿元设立应急保障周转金,专门用于防范产业龙头企业可能出现的暂时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并追加安排 “6·18”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待分配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补助。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11亿元建设30万亩高标准农田,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农村沼气建设、水利六千工程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工程建设。
二是转变资金扶持重点,将财政资金由过去支持个别企业,向支持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转变。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建设,发挥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示范作用,促进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开展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与研究。推动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利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走以优取胜路子,同时,发挥政府采购制度的作用,促进招标单位采购品牌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和出口多元化,增加财政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力度,对特定时期新签的出口信用保险费给予扶持,对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给予财政贴息,追加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与国内知名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合作。鼓励科研成果与产业项目对接,通过 安排专项经费,支持部门开展项目对接活动 ,使260多项科研成果与产业项目实现对接,形成产值达200多亿元。
三是转变财政支持方式,由单一财政投入向多元化投入机制转变。在 统筹国有资本投资收益、盘活存量资产、增发股份公司股票、争取国债和世行贷款同时,积极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贷款风险保证金,专项用于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通过安排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促进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安排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股权投资和投资管理服务。积极支持中央企业与我省合作开发基础设施项目。
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加大财政节能投入力度,省级财政增加100%节能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节能、节水技改项目,以及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推广。支持节能降耗示范项目建设与推广,对三钢集团、凤竹纺织、厦门钨业等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以及卓越能源、光伏电子等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给予扶持。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通过争取中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资金,连同预算超收追加资金,集中用于对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继续支持“五江二溪”水环境保护治理、农村水源污染治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以及区域环境安全保证项目建设等。继续支持农林水生态保护建设,通过安排专项资金和整合部门资金,形成合力用于治理水土流失、林业生态建设、海洋生态建设等。
万崇伟在总结 做大做强财政实力具体做法时,用“六个 着力 ”进行了概括,即: 着力培植财源,壮大财力;着力创新手段,集聚财力;着力深化改革,统筹财力;着力科学运作,整合财力;着力加强监管,盘活财力;着力争取支持,增加财力。据快报数统计,2008年,我省财政总收入实现151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83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这是我省财政收入自2006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并在2007年达到1284亿元之后,在“十一五”期内实现的第三年两位数增长。
关键词二: 改善民生 凸现公共财政应有特性
2008 年,我省财政公共特性显得尤为突出,支出的重点继续向法定支出、民生支出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农林水事务、环境保护等支出分别增长25.3%、42.6%、19.8%、34%、70.2%。
教育投入继续被摆在突出位置。 教育投入的增加首先体现在农村义务教育上。2008年,我省 继续 推进 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工作,将 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从每生每年220元和305元,分别提高到280元和420元; 进一步提高了 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将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 元和 元,分别提高到180元和90元,上述两项受益学生达 万人。 全面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制度,也使全省70多万学生获得补助。 同时,实施的 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宿舍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以及 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的建立,极大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值得一提的是, 从2008年春季起,我省比中央提前半年对城市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免学杂费保障,再次走在全国前列。
教育投入的增加还集中体现在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支持。2008年,我省继续落实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高校困难学生7.38万人,资助中职学校学生31.72万人;实施高校学生食堂伙食补贴,对全省高校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学生给予伙食补贴,缓解48.2万名学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积极做好高校地震受灾学生的资助工作,将受灾学生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并给予特殊困难生活补助和学费、住宿费免除待遇。同时,为提高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我省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10所省部属高校和6所市属高校建设,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重点支持8所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医疗卫生“提标扩面”取得成效。 在医疗保障领域,“提标扩面”涉及面最广、群众感受最深的当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两大保险制度的完善。2008年,我省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资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80元,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截止12月底,全省已有   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而与此同时,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在这一年全面 推进, 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 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给予补助 ,将未成年居民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不低于40元提高到80元。尤其是在解决医改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工作上的努力,使全省 9.86 万名 企业退休人员被及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 群众对政府给予了积极评价。
在卫生事业上。安排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用于支持重大传染病防治、卫生执法监督等,在国家免疫规划得基础上,将15种传染病增加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社区公共卫生补偿机制,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效率;落实乡村医生政府津贴补助政策,将乡村医生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00元;继续实施“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建设,补助180所乡镇卫生院常规设备配置和卫技人员培训。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及时安排检查、治疗的垫付经费,以及必要的医疗设备购置补助费。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省级财政安排食品监督管理专项经费比上年增长40%,为加强全省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提供了有力经费保障。
社会保障向困难群体倾斜。 针对2008年食品、燃气、成品油等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我省进一步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扶助力度。继续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农村低保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 元增加到 元,保障人数也从75万增加到78万;适当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将原来的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15元临时补贴和城市低保边缘家庭每人每月12元临时救助政策延续到2008年底,并再增加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25元生活补贴;进一步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养老金人均水平提高120元,从而使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四年内人均累计提高377元;推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将老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工伤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三项长期待遇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同时,社会优抚和福利工作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在将“五保”供养对象纳入全额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继续实施“光明行动”,按照每例手术1300元标准,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继续实施百所农村敬老院新(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建农村敬老院70所,改扩建30所;提高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付诸和二女绝育家庭奖励标准,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等。
抗灾救灾应急保障资金及时落实。 多年来,我省建立的财政应急保机制在2008年得到有效发挥。在年初发生的冰冻雨雪灾害期间,我省财政一方面及时向中央报告全省受灾和救灾工作情况,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救灾补助。另一方面及时下达救灾和恢复重建资金,帮助受灾群众解决临时生活问题,以及灾区基础设施修复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财政及时预拨过渡安置房建设资金,对承担生产任务的设区市预拨50%生产流动资金;安排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我省医疗队赴川救灾;从社会捐赠款中安排资金,用于我省7家医院收治灾区伤病人员;并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压缩公用经费1.49亿元,其中调减省直单位公用经费0.53亿元,节约开支用于支援抗震救灾。
对2009年财政工作,万崇伟认为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深化改革,科学理财”的要求,着力支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着力支持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着力构建民生保障体系,着力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推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