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厦门市海沧区财政局 党组书记、局长何良鑫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九龙江海口、厦门西“美丽蓝湾”,作为全国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已从一个偏居一隅的闽南小渔村,蜕变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的国际一流湾区。
而在海沧产业、城建、民生高质量发展的身后,有着一支勤勉精进、夙夜在公的高素质财政队伍。他们深知财政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每一项财政政策与改革举措、每一份资金资产资源的配置,都牵动城市发展的质量与动能,所以他们把对这座城市的爱,化作了一滴滴艰辛的汗水、一个个闪亮的数字、一项项创新的政策举措,助力海沧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何良鑫,正是这支优秀财政队伍的带头人,他曾两次荣获国家公务员奖励三等功,2022年5月任海沧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主持工作以来,敢担当、善作为、拓新路、抢先机,带领队伍将财政工作更上一台阶,为海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讲政治 擦亮忠诚“本色”
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是厦门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强动力。何良鑫深刻认识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是做好财政工作的第一位要求,也是确保财政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理论,夯实基础。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履行岗位责任的思想基础,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思想理论武装重中之重,切实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着力提升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从自身做起,班子成员密切跟进、以身作则,示范带动理论学习。以学思想、学政策、学业务“三学”为重点,全方位、分层次抓好理论学习,创新开展党课讲堂、业务学堂、清廉课堂等“财政三堂”。
挑重担,厚积薄发。以理论滋养初心,用使命和担当守护民生。疫情被认为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疫情期间,何良鑫积极响应号召下沉一线,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尽显责任担当。2020年9月,官浔公寓承担了隔离人员大量的兜底任务,隔离场所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短期工作压力极大;被隔离人员身份复杂、情况特殊,服务保障和安全管理难度极大;同时,又承接了海沧新阳晨曦公寓、翔安林前综合体后期隔离人员,工作时间较长,是全市最后一个解封的隔离点。为此,何良鑫不谈条件、不惧困难,担任官浔公寓隔离点工作专班组副组长,深入战疫一线,高效率完成1900多套各项设施设备配置,接收和安置近900名隔离人员,带领专班组工作人员连续作战,每天休息时间在4-5小时左右,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做贡献。
谋大局,有效运筹。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2023年-2024年期间,安排产业扶持资金24亿元,重点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未来产业培育等领域倾斜,优先保障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重大领域。2023年海沧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06.58亿元,首次进入“中国工业百强区”前50强,位列42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总量连续2年厦门市各区第一。
保民生,提升绩效。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何良鑫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全面压缩非急需支出,有效保障民生和重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近三年来,海沧区财政支出超过70%用于民生,“民生含量”不断增加 ,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勇担当 提升工作“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扎根经济工作战线多年,何良鑫以其较强的业务能力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始终冲锋在前,为地方经济的繁荣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组织财政收入,还是重大专项行动,他都无惧挑战和困难,充分展现了勇担当、善作为的公务员本色。
抓服务解难题。为了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何良鑫以引导基金作为资本招商的重要突破口,接洽包括中仑新材、大博医疗、国贸健康和国和资本在内的14家企业和基金管理机构,充分发挥财政引导和放大作用,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辖区增信基金、供应链协作基金等工具,为1928户区内企业提供121.8亿元融资支持,着力帮扶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做企业贴心人。为推进辖区内企业上市,何良鑫主动下沉服务,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完善助企上市扶持政策等措施,切实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全力以赴协调解决辖区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问题,真正做好企业的“娘家人”。2023年3月13日,海沧区企业通达创智(厦门)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成为全面注册制实施后厦门首家上市的企业。2024年6月20日,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进一步丰富了海沧区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数据显示,2024年海沧区境内上市企业数量达17家,占全市24%。
抓改革 绘就蓝图“亮色”
战略擘画开新局,一张蓝图绘到底。厦门是我国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任务是改革,经济特区应改革而生。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福建、厦门时深刻指出:“今天,抓改革开放,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比过去要求更高了。”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面对近几年财政的新形势、新问题,何良鑫总能认真研究国家新政策,把握改革新动向,从厦门特区先试先行的使命中增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责任感,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统筹推进财政系统集成式财政管理改革。
做足“谋”功课。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吸引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何良鑫积极谋划、高位推动投融资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他加强政策引导,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抢占“赢”先机。在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何良鑫不拘一格“转”投融资思维,落实上级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范围部署,紧抓政策窗口期,主动策划士兰集科集成电路产线项目,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海沧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他提前储备谋划可出让商住地块,细化未来三年地块出让安排,力求与财政投资项目支出达成基本平衡。进一步梳理盘活低效资产192万平方米,推进房票制度落地,理顺兑现流程和机制,扩大有效投资。
拓宽“新”路径。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提质提效,何良鑫还紧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强化政策创新和制度设计,大力拓宽筹资渠道,探索融资新路径,持续探索符合海沧区的EOD、REITS、PPP、特许经营权、片区综合开发等投融资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辖区建设和发展。
守纪律 坚守清廉“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告诫党员干部要“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更是将财经纪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何良鑫深刻认识到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学纪、知纪、明纪,最终是要落实到守纪上,落实到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
作为海沧综合经济部门的负责人,何良鑫坚持从自身做起,视财经纪律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带头严守党的廉洁纪律和财经纪律,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把廉洁刻印在心、融入血脉、践之于行。落实落细预算约束,健全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好审计和财会监督发现问题的整改,举一反三,发现问题与推动整改一体推进,加强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强化震慑,确保党和国家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海沧贯彻落地,各项财政政策和财经法律法规有效执行,为海沧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平凡之中见真章,细微之处显光华。”作为财政战线上的一枚“螺丝钉”,何良鑫把平凡的工作当成使命来完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践行财政人的初心与使命。虽然到任时间不长,但海沧财政事业呈现出许多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创新改革与政策举措紧锣密鼓推进,相关工作多次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海沧区财政局被财政部政策研究室确定为“第二批基层调研联系点”并荣获“2023年度厦门市海沧区经济工作先进集体”。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何良鑫表示,成绩既是激励,也是鞭策,更是动力,海沧财政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持续深化系统集成式财政管理改革,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