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让小微企业发展根植知识产权沃土
来源:福建省财政厅 时间:2017-12-04 00:00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瓶颈制约,积极探索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特别是通过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让小微企业在集群创新发展的征途上无后顾之忧。自2012年-2017年,全区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分别为52%、29%,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从5.6%增长至12.9%,共对接成果转化项目124项,总投资12.9亿元。

    一、在知识产权创造上做足文章。一是强化知识产权政府机构政策导向。近年来,该区先后出台了区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和促进专利运用和保护等7份扶持政策,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扶持资金的比例,其中,对授权的PCT、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奖励标准分别从3万元、3万元、0.2万元提高到4万元、3万元、0.3万元,兑现各项知识产权扶持资金547万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区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形成具备一定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和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强化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示范培育。培育了商正(福建)展示用品有限公司、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泉州安邦展示用品工贸有限公司等16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获得省市级专利奖9项。推广示范试点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做法,引导天发食品机械、华南重工等小微企业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产中开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各个环节,形成大中型企业带动小微企业配套发展的知识产权培育机制。2017年,协助6家企业申报2017年度泉州市专利奖,1家企业申报2017年福建省专利奖。三是强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该区围绕纺织鞋服、机电设备、造纸印刷、石化后加工、工艺制品五大支柱产业,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绿色智能交通等新兴产业,引导传统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注重知识产权开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链形成中知识产权挖掘,积极帮助小微企业进行成果转化。2017年,总投资9.3亿元,成功对接成果转化项目47项。

    二、在知识产权运用上动足脑筋。一是引智聚慧,运用“高端”知识产权成果。在深化高校院所与区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依托泉州市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海峡技术转移中心(泉州)等专业平台作用,进一步引进省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及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区内产业发展方向以及重点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需求项目,提高知识产权转移和成果对接的水平和实效。福联精编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的“立体织物组合式可分离3D床垫”获得市级专利三等奖、华南重工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合作的“高效节能型油电混动重型叉车”进入国家军队物流工程服务供应商库、华德机电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02所对接的“高速空压机研制及产业化示范应用”项目获得省级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专项,实现该区企业与国家军工企业合作零的突破。二是想方设法,运用“特色”知识产权成果。积极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十三五”期间,该区大力发展“新材料之王”石墨烯产业化应用项目,现已引进辉锐材料“年产千吨级石墨烯原材料”、新峰二维“石墨烯高弹发泡材料”等石墨烯工业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产值70亿元,孵化出“氧化石墨烯高抗污染过滤膜净水器”、“胺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净水材料”等一批创新创业项目,逐步催生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萌芽。同时,该区发挥姓“台”属“高”的特性,嫁接台湾奇迹环保科技、立棋机械、亿达家电等7家台资企业12项发明专利,打造对台高新产业聚集区。在初创型企业中,培育了在培养儿童动手能力的“拼拼鞋”、基于MEMS运动传感器的运动跟踪与帕金森运动症状量化检测的可穿戴系统等12项新兴产业成果。

    三、在知识产权管理上下足功夫。一是创建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为推进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效能,该区积极构建大协作执法体系,建立由知识产权、工商、公安等部门组建的执法队伍,开展专项行动17起,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5起,勒令整改物品78件。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网络,对企业应对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援助,就快形成监督有力的新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二是组建省级知识产权工作站。按照省知识产权局同意该区设立“省知识产权工作站”批复要求,配备5名工作人员,并积极引进北京同辉、北京汇信合等5家专利代理机构入驻服务,为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提供专利代理、咨询、检索分析、战略制定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快速提升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不断挖掘全区专利申请潜力和申请发明专利资源。三是构建区级知识产权智力库。设立了由高校院所、专业机构组成的21名区级专家库,为小微企业在专利申请、交易、保护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持。促进盛达科技孵化器、星火科技众创空间、派顿创业园、华光文化创艺园、中熙产业园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张坂雕艺街等新型创业创新载体通过引进、合作、培养等方式集聚一批法律专家、技术专家和专利商标代理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