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我省数字财政建设持续推进。2月21日,省财政厅召开新年度首场调度会,部署全省数字财政建设,加快落实三年行动方案。
我省通过高标准规划、高强度建设、高质量把关,数字财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仅建立了标准统一、全域覆盖,实现项目、预算、执行、核算、决算全流程贯通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而且锚定“以数聚财、以数理财、以数助管、以数辅政”目标,系统推进财政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具有福建管理特色的发展之路,开创性提出了《福建省数字财政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二期工程,深入推进数字财政建设。这个以“1+3+N”为框架的升级版数字财政,将厅网站作为统一门户,统筹业务管理、办事大厅、智慧机关场景,按照“一体两翼”的建设思路,一方面进行一系列业务功能模块集成,另一方面深入拓展应用场景,构建数字财政综合管理体系。
基于该体系,对实现“1234”数字财政综合管理意义重大,即:依托一个预算管理一体化,完善一般公共预算和地方政府债券两大项目库管理,优化惠民、惠企、事业单位三类资金监管平台,实现绩效事前、事中、事后和整体评价四个方面的全覆盖。目前一批业务模块已先行投入使用,其中“三保”监控模式得到了国办和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谢隆进要求,2025年数字财政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数据治理、技术赋能、鼓励创新和风险防控四大维度,加快构建“制度—技术—应用—生态”一体化推进体系。一是提高思想抓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对照数字财政三年行动方案和2025年数字财政工作要点,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意识,主动担当、共同推进,形成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局面。二是鼓励创新强统筹。建立“省级统筹—市级试点—县(市、区)跟进”的梯次推进机制,试点地区、单位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敢闯敢试,以点带面、渐次推进。三是把牢风控建屏障。要保证财政核心系统安全,密切对接省数办,进行科学的潮汐式管理。要完善数字监管体系,开发数字财政智能运维模块,做到运维具象化、可跟踪、可量化。四是锚定要素强保障。各地要完善制度建设,把数字财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确保资金长效、可持续投入。要强化各级财政干部数字化思维,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