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省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现对政策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部署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一体两翼”重点战略任务。聚焦全省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十条措施》。
二、起草过程
省教育厅通过校企座谈会、民企人才调研等,征集职业学校和企业建议97条。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发改、财政、科技、人社、工信、司法等省直单位、“九市一区”和其他方面的意见,并对照近几年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政策性文件,逐条进行比对,研制具有实操性的新政策。同时借鉴了山东、天津等省市职教改革的政策举措。
三、主要特点
(一)及时响应号召。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提出我省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任务。
(二)切实对接需求。根据职业院校调研、产教融合座谈会的建议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特别是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建议,可采纳的全部予以采纳,尽可能满足学校和企业的需求。
(三)确保可操作性。通过目标任务的设定,把一些“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提出了11项量化指标,确保文件能落地可细化。各地各校也能根据文件,结合自身特色,规划目标任务和路线图,尽可能与国家和省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衔接。
四、主要内容
全文共十条。
一是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教育部计划到2025年全国创建150家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针对区域内产教融合不深不透等问题,提出省级每年遴选3-5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力争到2025年5家入选教育部认定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二是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针对重点行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建设5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力争2个入选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三是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去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启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要求到2023、2025年底达标率分别达到80%以上、90%以上。为调动地方积极性,提出对提前完成达标任务的市给予奖励。
四是搭建校企合作综合数据服务平台。针对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联通不畅、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打造省级校企综合数据服务平台,推动产业端与职教端数据全方位、深层次、高效率的匹配。
五是推进产学研创服一体化建设。针对产学研协同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到2025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总收入超过3亿元,其中横向技术服务企业到款额和专利转化到款额合计超过1000万元的高职院校超过5家。
六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2022年,教育部出台了“双师型”教师新认定的标准。针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培养难度高、培训水平低等问题,首次对新标准的“双师型”教师提出占比不低于50%的要求。
七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层次职业学校办学思路不清晰等问题,提出实施省级“双高计划”“双优计划”建设,以及“十四五”期间本科职业大学建设提升工作。
八是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针对部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等问题,提出“定期发布毕业去向落实率正负面清单,引导学校对连续两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处于末位10%的专业调减或停止招生”。
九是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财政保障工作。针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根据省财政厅意见,提出总体提高财政投入、引导多元投入、支持“双高”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举措,鼓励各地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办学成效好、贡献突出的职业学校予以奖补。
十是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把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强有力组织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